臺大政治系課程雜感

僅只是紀錄用的雜感,或許以後會有不同的想法

Ting-Chih Hung
Apr 25, 2021

我自己讀過一年政治系公行組,以後會雙主修政治系政論組。在其中觀察生態,我自己的感想是「課太多,課太輕」。

說課太多,指的是必修太多。可能很多人不認同。尤其是工學院,或許隨便一個系拿出來都是 80 學分以上的必修。那為何說太多?我自己不清楚工學院的學生該如何培養,但就拿相近的社會系與經濟系來說,社會系必修只有 30 學分,經濟系 109 學年入學的學生,必修只有 34 學分,反觀政治系政論組、公行組至今接近 60 學分,而國關組更是超過 60 學分。這不能直接用以佐證政治系也能適用這麼少的必修,但這時候又要舉出另一項觀察:課太輕。

說課太輕,可能太武斷,因為政治系還是有些必修不輕,譬如湯德宗老師的中華民國憲法與政府,總是無情當人。但政治系的課相比社會系或經濟系更輕(甚至更輕不少),應該很少人不會認同。說白了是老師對學生的要求沒有很高。

老師對學生的要求不高,可能有兩種源頭。第一種是老師本來就不想對學生要求太高,另一種是老師想對學生要求,但學生卻無法被要求,礙於教學評鑑,老師不得不調低課程難度。其實都有可能,而後面那項「學生無法被要求」又能拆解成「學生不想被要求」或「學生沒有能力被要求」,前者指的是學生對政治科學的興趣缺缺,後者指的是學生或許有興趣,但沒有能力去學更艱深的領域知識。之所以會沒有能力,除了可能學生天生能力不足(真的是這樣嗎?),也可能是缺乏嚴密地培養基礎能力(譬如基礎的微積分、機率與統計的知識,或者政治學的領域知識)。不難看出,上面幾種可能,是相互關聯的。

簡單描述狀況以後可以發現這是複雜而難解的問題。何況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,有許多不同的行動者。單就老師,每個老師理想中必修課程的想像肯定不同,而且除了覺得自己的科目最重要,有些老師可能甚至有一種心態,即上必修課比較光榮(學生也比較多),所以反對砍掉某些必修。此外,微妙的是,政治系身為少有課程改革委員會的系,課程規畫問題卻還是不少。

長久以來有一種想法是政治系可以把必修大幅減少(甚至砍半),但把課程負擔加重。譬如 3 學分的社會學甲,大部份修習的同學都表示負擔很重(其中也有不少人認為收穫很多),但同樣是 3 學分的政治學不然(此處沒有證據,但暫且先驗地排除什麼修社甲的人比較草莓的可能)。

事實上,私以為社科院的學生應該多接觸跨領域的社會科學或甚至自然科學、數學知識。如果能真正課程改革,更能讓學生有餘裕自由發展。

--

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