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寫於 8/23, 2020

要旨知識與散在社會的知識

專家可能會犯的錯誤

Ting-Chih Hung
2 min readSep 17, 2020

疫情當頭,遵照指揮中心指示當然很重要。但正是因為很重要,指揮中心的任何決策才會茲事體大,才會需要大家詳加討論。但最近看起來好像大家覺得 CDC 永遠都是對的,有好多專家共同做的決策不可能會錯;就算不小心誤判,那些批評也都是 4%仔和中國黨的政治操作。

無關乎現在的情況是不是我以下所說的情況,但我想分享兩個在第一時間想到的專家可能會錯的例子。

Cornell 的心理學家 Reyna 認為專家有要旨知識(gist knowledge),這可以幫助他們自動、快速、有效地做出反應,比如說,老練的分析師或以直覺的洞見就能馳騁股市;反過來說,新手只能依賴分析式推理(透過 prefrontal cortex)。在這個方面,專家的決策如果會錯,那就是情況改變,當面臨陌生問題卻還使用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,可能就會導致偏誤。

另一個專家可能會錯的部分是社會知識的問題。諾貝爾獎得主 F. A. Hayek 在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 曾經解釋為何在蘇聯,有許多專家、經濟學家在從事經濟計劃,卻連最簡單的分配問題都搞得一塌糊塗。知識不只有科學知識,還有特定時空的知識;而知識散在社會,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知識。比如前面提到的分析師,或者仲介公司、農夫、漁夫,各行各業,各個社會上的角色都擁有各自不同的知識。這些知識難以通過統計數據或言詞傳遞給外人,類似於博蘭尼所謂的默會知識,也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如何做出對他們自己最好的經濟決策。要充分利用這些知識,並且讓社會福利最大化,當然得透過價格制度。人在價格制度的指導下,不需要知道其他人獨有的知識 — — 只要知道價格,依據價格訊號的指示行事。這是專家所辦不到的,只有價格制度才能最充分地運用社會上的知識。

這是兩種專家可能會犯的錯誤,但不僅限於此。

--

--